某条时间线,公元774年。
全盘线中,这个时间节点的平行世界几乎都是唐朝期间。
只是大部分时间线里,这时的唐朝都已经历安史之乱,即便郭子仪李光弼平定叛乱,却仍颓势难掩,唐朝国力由盛转衰。
而在这个旧盘当中,唐朝依然国力鼎盛,盛况空前。
开元盛世一直延续,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去世,其子李亨继位,年号上元,唐朝始终位于世界顶峰。
此刻的长安城热闹繁华,人声鼎沸。
放眼望去,城内街道宽阔笔直,两旁商铺林立,彩旗飘扬。
行人熙熙攘攘,或驻足观赏,或讨价还价,或匆匆而过。
车马粼粼,有达官贵人的驷马高车,也有平民百姓的毛驴驮轿。
街头巷尾,不时传来小贩们的叫卖声、杂耍艺人的喝彩声、茶楼酒馆里的说书声……此起彼伏,交织成一片喧闹的市井。
城内的建筑飞檐斗拱,雕梁画栋,美轮美奂,令人目不暇接。
尤其是那座高耸入云的大雁塔,更是气势恢宏,庄严肃穆,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。
未时三刻,阳光明媚,碧空如洗,将整个长安城映衬得熠熠生辉,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。
高达数十丈的长安城城墙雄伟壮观,气势磅礴,由无数巨大的青砖砌成,每一块砖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打磨,紧密贴合。
城门之下,有数十辆豪华马车陆续涌入城内,马车盖顶之上绫罗散布,从旁边经过能闻到淡淡的胭脂香味。
一位刚到长安城不久的路人跟一位长安本地小贩问道:
“如此多架马车进城,乃所为何事?”
小贩悄声回道:
“这些呐,都是各地进贡到宫里的少女。”
路人不解,皱眉道:
“少女?为何?”
小贩左右观望了一下,表情紧张,有些支支吾吾道:
“还不是为了当今圣上,咱这圣上什么都好,就是有个怪癖,皇宫里的太监宫女一律不能超过十六岁,一到十六岁就会被逐出宫外。
“这一批就是从各地收集来的少女,有好多只待一两年又要遣返出宫,折腾的还是咱老百姓,咱可不能四处乱传啊,妄论圣上可是要掉脑袋的。”
路人还未听闻此事,觉得甚为惊奇,追问道:
“那嫔妃和大臣呢?”
小贩继续低声道:
“嫔妃必须要十六岁之前就入宫,且终生不得再出宫外,咱这圣上常年不上朝,只用太监与大臣传话。”
路人咋舌道:
“竟如此怪异?”
小贩悄声道:
“可圣上治理有方啊,我们老百姓还不是有个平安日子过就行了,四夷臣服,大唐疆域不断扩大,咱们子孙后辈都跟着享福。”
路人缓缓点头,表示能够理解小贩的话。
古之民众,只要不受战乱之苦,有吃有穿,便已足矣。
…………
从城门进入长安城之内的数十架马车沿着中央大街一路驶入皇宫。
由于当今皇上的特殊癖好,这几百位宫女在上马车前就已经过了初步筛选。
留下出类拔萃的才能进入皇宫。
在宫内还要再经过一系列的筛查过滤。
譬如家世和资质的二次审查,确保其家族没有犯罪记录或不良声誉。
此外,还会对女子的容貌、身材、健康状况等进行评估,让她们参加一系列的选拔考试,包括才艺展示、文化知识测试等,以展示才能和素质。
留下来的宫女会接受宫廷礼仪、歌舞、刺绣等方面的训练,尽快适应宫廷生活和服务皇室的需要。
整个流程走下来,就已不剩多少人。
接下来就是皇帝亲自御选,看上眼的就当嫔妃,没看上眼就去当宫女。
未时三刻,这些进贡的少女抵达长安城。
一直到酉时,才全部完成筛选,最终留下七八十名少女。
此时这群少女在皇宫之内的一处庭院外工工整整列队站好,垂首相待,等着皇帝到来。
她们个个如花似玉,面容娇美,基本都有才艺在身,或能歌善舞,或精通诗词歌赋,或擅于药理按跷。
她们在原地丝毫不敢动弹,若是有失仪态,依然还是会被淘汰,功亏一篑,失去能够面见当今圣上的机会。
这群少女当中,有不少还背负着整个家族的希望。
要是能有幸被皇上挑中成为宠妃,便是飞上枝头变凤凰,一人得道鸡犬飞升,家族兴旺。
酉时近黄昏,暮色快要降临之时,皇帝终于在两位随从太监的陪伴下来到了宫女等待的广场。
少女们和太监们纷纷跪地叩首,皇帝轻轻一挥衣袖,声音低沉且有力。
“平身吧,都抬起头来。”
李亨,李隆基第三子,他身穿华丽而庄重的金色龙袍,目光如鹰般锐利,扫视着眼前的一众宫女。
这位唐朝第八位皇帝,身姿挺拔,散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。
李亨先是慢慢走到第一名少女身边,凝视她的脸庞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