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7章 周瑜过胶东 臧霸藏雄霸
东吴。
孙权正与鲁肃发火。
当关中,襄阳的战事传来,孙权和周瑜都认为,东吴的机会来了。
因为战争的原因,孙权与世家之间曾经因钱的纠纷也缓和了许多。
孙权和周瑜这段时间都在为战争做准备。
只不过,周瑜想的是北上,占领徐州,然后直取邺城曹操大本营。
而孙权想的是,趁机占领交州。
两人都没有点明自己的目的,而是“心照不宣”的为此准备着。
但是十日前,周瑜突然上了一封请命书,说要为孙权取得徐州,成为名正言顺的徐州牧。
孙权当然不同意。但是当他派出人的时候,周瑜以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”为理由直接带兵北上了。
“主公息怒,公瑾或许只是觉得此时是最好的时机,绝对不是有意违抗主公的命令。”
“子敬,你到现在还在为周瑜说话,是不是连你,也没把我这个主公放在眼里了?”
鲁肃连忙跪倒在地,他还是第一次见孙权如此愤怒,“主公,我绝无异心啊!”
孙权叹了一口气,然后将鲁肃扶了起来,“我并非责怪你,我只是觉得我这个吴侯,当的真没意思,不如让给周瑜算了。”
“主公,你千万不要这么说,你是江东之主,人中之龙。公瑾北上之事连我也不知道,恐怕他并不是瞒着主公,而是为了彻底防止走漏消息,海上行军,本就危险万分,若是敌军有了戒备,那很可能全军覆没。”
“哼!连子敬都知道危险万分,周瑜却带着上万的将士赴险,他这是要把江东带向毁灭啊!”孙权说话的时候面目僵硬,语气十分的沉重,眼神中一半忧虑,一半憎恨。
“主公,公瑾的眼光才能远在我之上,或许,在我眼中十分困难的事,公瑾却并非做不到。”
“你不用再帮他说话了,子敬,我要你立刻乘船北上,见到周瑜,就告诉他,如果他还认我这个主公,还承认是江东的臣子,就立刻南下回建业。”
……
周瑜早在半年之前,就派出商船,与青徐两州的地方大族取得联系。
此番,周瑜率领一万五千人,自即墨登陆,一路西进,得到了徐州百姓的响应,人数不减反增。
到达临淄时,人数已经超过了两万人。
“周瑜,你孤军深入,如今已经被我包围,速速投降,否则顷刻之间,让你粉身碎骨。”臧霸奉曹操之命监察徐州,此时已经与孙观一起集结了青徐两地的军队,共计五万余人,准备一举消灭周瑜。
臧霸家族本是泰山郡华县豪门大族,家里豢养死士众多,时人称:财赂自营,犯法不坐。刺客死士,为之投命。
臧霸年少之时,为救父亲袭杀了泰山郡守,后逃亡山中,因与孙观结为生死之交,在对方的引荐下,与泰山四寇(孙观、尹礼、吴敦、昌豨)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武装。
后受陶谦招抚,随其征召黄巾,便由贼转官,之后屯兵开阳(今山东省临沂市),成为听调不听宣的军阀。
后来,吕布占据徐州的时候,想要收服臧霸,可惜多次被臧霸所打败,不过臧霸只想着独善其身,因此向吕布求和,名义上愿意臣服吕布。
徐州后来又是几次更易,因为曹操曾经在徐州屠城,所以他派出的人不受认可,曹操无奈之下,默认了臧霸对青徐两州的控制权,其中,臧霸为徐州刺史,孙观为青州刺史。
臧霸虽然名义上臣服曹操,但是却多次违背曹操的命令。
兖州动乱时,徐翕、毛晖背叛了曹操,这两人却被臧霸收留。
曹操派刘备索要,臧霸却说:“霸所以能自立者,以不为此也。霸受公生全之恩,不敢违命。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,愿将军为之辞。”
曹操当时的大敌是袁绍,所以只能故作大度,夸赞臧霸说:“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,孤之愿也。”
官渡的时候,《三国志》记载:霸数以精兵入青州,故太祖得专事绍,不以东方为念。
官渡之后,刘备南遁,马腾也向曹操表示臣服,这时候,臧霸才真正以曹操的部将自居。
不仅主动向曹操表示臣服,要求去都城朝贺曹操;更主动将己方重要人员如孙观、吴敦、尹礼等以及自己的家眷全部迁往邺城作为人质,以此表示忠心。
建安十一年(206年),臧霸还与于禁一起联合剿灭本属于臧霸集团,与孙观同为泰山四大寇之一的昌豨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昌豨与于禁也是好友,只是他反而复叛,战而后降多次,这一次他又向于禁投降,只可惜,于禁没有将他交给曹操,而是直接斩了,理由于禁是这么说的:“诸君不知公常令乎!围而后降者不赦。夫奉法行令,事上之节也。豨虽旧友,禁可失节乎!”
也是这一战后,于禁被拜为了虎威将军。
现在的臧霸和孙观虽然还是青徐两州的刺史,不过权力已经不像从前,而是唯曹操之命是从的臣子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