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与司马
等级问题在封建社会一直都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,就像达官贵族永远也不可能跟平民一样,上一等级的人永远都不可能看的上下一等级的人,这是制度,也是规矩。
苏轼在听到朱厚照的言论以后,惊为天人,平等化这个问题他从来都没想过,主要是也不敢想,这往浅了讲属于追求最大化的公平,可是往大了说就是对皇权最大的踏贱!
这是对皇族的不尊!这是杀头的罪!
朱厚照自然看出了苏轼的想法,继续沉声说道:“这是将来大明的趋势,你愿意参与进来吗?”
苏轼茫然的点了点头,这可跟他以往效忠的朝廷有着天壤之别,新鲜的知识,新鲜的制度,这都是他以前没有接触过的,而且他知道,对方所说的都是正确的,而且有的思维还远远超出他的认识,这真的全是面前这一人想象出来的吗?
学院、学府,新的考试制度,抛弃八股文,创造新的科举制!这一切在以前的大宋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,而现在居然在对方的几句描述之下,展现出来一个美妙的图画。
“我愿意,陛下。”苏轼随着茫然,眼中逐渐的露出了光来,这样一个国家又有谁不愿意参与进来呢。
“好!”朱厚照大喝一声,他的作用就是承上,至于启下,那就是他们这群人需要做的事情了。
理论方针已经制定完毕,剩下的就等待按部就班的去实施就可以了,这肯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,但是又是一个必须实施的过程,也许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险阻,但是,只要成功,大明的文明层次肯定又会提升一个等级。
那是朱厚照所期望的,也肯定是大明所有百姓所期望的。
“苏轼,以后大明教育改革这方面就交给你负责,朕会成立教育部,而你将成为教育部的第一任部长!”朱厚照沉声说道。
虽然苏轼第一次听到部长这个官职,也不知道这个官职的大小,但是他知道,一个国家的教育很重要,而作为这个国家教育中最大的官职的权利又会小到哪里去呢!
“谢主隆恩。”苏轼缓慢的跪下身子,心中激动不已。
“除此之外,第一批经费会很快交付给你,记住,在大明搞教育,不差你们经费,只要你们将经费花到合理的地方,朕都会批复!”朱厚照沉声说道。
现在的大明真的不差钱!
无论是外教部的经商所得,还是攻占这几个国家所得到的钱财,都是不计其数的。
俗话说,有钱用在刀刃上!
而这刀刃正是大明的教育之一。
朱厚照说完以后,又转向了一侧的司马光。
“司马光。”
“在,陛下。”
“教育和科举相辅相成,至于考试的科目,形式,朕都会让人与你们接触,你们就安心的待在大明,至于王安石,你们快些联系,朕要在近日见到他。”朱厚照沉声说道。
“是,臣领旨。”
“臣领旨。”
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,然后便退出了大殿之外。
…
朱厚照随着两人走出大殿之外,蔚蓝的天空上,除了几朵云彩之外,便没有任何东西,偶尔有微风吹过,也没有任何寒冷的意思,这才是春天应有的样子。
教育是基础,至于将来的考试科目如何向着未来进展,需要循序渐进。
大明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,绝对不能因为腐朽的制度而陷入僵局,想要彻底突破就必须从根源进行。
这只是朱厚照的第一步棋,接下来等到王安石到了以后,便要进行第二步棋。
王安石的变化之所以失败,并不在于变法的本身,而是在于当时北宋国家的制度。
当时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,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。然而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,遭到保守派的反对。法令颁行不足一年,围绕变法,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。
除此之外,当时的大宋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。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,国家增加了“青苗钱”、“免役宽剩钱”、“市易息钱”等新的财政收入项目,在发展生产、均平赋税的基础上,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,国库充裕,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。
在这之中,其实王安石跟朱厚照所见的司马光是两个派别的人,但是朱厚照知道,这两个人各有所长,只要使用得当,对于大明来说,利大于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