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张老太太病重,赵五郎夫妻也告假回来了,郭彩云刚生了一个儿子,还在坐月子。
见胡英子和董月明回来,周氏松了口气:“回来了就好!七郎去了舅舅家了?”
董月明说:“是!他和四哥要住在那里守着外祖母。娘,你也要保重身体。”
周氏神色憔悴,又有些惶惶然,她拉着董月明的手,叹道:“你们放心,娘都晓得。”
心里是都晓得,可还是无法不伤心。
年纪再大,也害怕失去母亲!
董月明和胡英子洗去风尘,换了干净清爽的衣服,才去探望郭彩云。
郭彩云第一胎生了女儿,如今二胎终于生了儿子,虽然比起胡英子来还差一大截,但她自己已经心满意足了。
本来是大喜的事,因为张老太太的病情,家里愁云惨淡的,她也高兴不起来。
幸好周氏通情达理,即使再伤心,也记得安排好郭彩云坐月子的事……一日六餐,三正餐三点心,把她和孩子都养得白白胖胖的。
“恭喜五嫂,这孩子长得真好看。”董月明凑近看了小娃儿。
郭彩云谢过,又问他们何日启程、一路上可平安,又说自己没能参加董月明和七郎的婚事,很抱歉等……
接着,又和胡英子说:“我听到四嫂生了双胎儿子,就梦见我这胎也是儿子,这是四嫂带来的福气。”
她是个八面玲珑的小娘子。
客套完了之后,郭彩云说:“娘给蜀王府送了厚礼,请王府派大夫来给外婆看病……大夫开了独参汤,这才拖了这些时日。杨王妃听说了,还赐了我们家两根老参。”
乡下人家吃独参汤,是非常惊人的。
就是一般的乡绅人家,听了都是既咂舌,又夸赵家人孝顺。
“你们五哥去了文殊院,给外婆祈福。”郭彩云补充。
董月明说:“多亏了哥哥嫂子们在家,辛苦你们了。”
胡英子重重点头:“我和外婆一个村子的,我小时候还吃过外婆给的糖呢!这一回来就知道她病重,我这心里……实在是难受。幸好有你们在家!”
郭彩云微笑:“这是哪里话?阿福也是外孙呢!”
她跟家里人相处较少,相互间不熟悉,只能慢慢摸索各人的性格,尽量和睦相处。
尽管有独参汤吊着,又有赵家兄弟、媳妇轮流守着,精心伺候,可张老太太的身体还是一日一日地走向枯竭。
在元宵节后的一天,永远地停止了呼吸。
村里老人都说:“老太太这是体贴儿孙,才硬撑到过了年。”
……此时的风俗认为老人在年节过世,是不吉利的。
赵家、周家因老太太的病情,整个新年都过得很潦草……谁还有心思庆祝呢?
七郎日日守在外婆床边,整个人都瘦了一圈,眼圈青黑的,看得令人心疼。
张老太太就是在他的眼前咽气的。
“外婆!呜呜!外婆!”七郎终于不再忍耐,在外祖母身边放声大哭。
……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,他懂啊!
……今年是众星陨落的一年,朝中大臣都有几个接连逝去,他也都知道!
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,只是唏嘘感慨。发生在自己亲人身上,才知道什么是哀痛至极!
贞观二十三年正月,张老太太去世了。
这位历经两个朝代,看遍兴衰的老人,长眠于土中,与早逝的丈夫团聚了。
也许在另一个世界,有亲人和丈夫等着她,并不会害怕和寂寞。
七郎一字一句地刻着墓志铭,外婆的一生,是平凡的,同时又是伟大的。
在艰难的战乱岁月,养大了三个孩子,终于看到女儿封诰命、外孙中状元、儿孙满堂。
墓志铭上,还刻了张老太太的名字。
……有些人以为古代女子是没有名字的,都是称某某氏,这当然是不对的。
只是大多数女子都没有机会把名字流传下去,比如高贵如长孙皇后,她的芳名究竟是什么,后人并不知道,有人杜撰为“长孙无垢”。
倒是韦贵妃,本来也没有名字流传于史书,但后世却知道……因为她的墓被挖了(……),墓志铭出土“名珪,字泽”。
张老太太是平民老太太,只能用平民的丧仪。
但七郎竭力让外祖母的丧事办更体面,希望外祖母在另一个世界,也能做一个不缺钱的老太太。
喜欢农门状元请大家收藏:(kongyunge.net)农门状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